海風有時如此,有時那般。小子手中羅盤一把海風一把細沙的,把浪沫聲推到了早已遠走的青春身後;也就是在那樣的如此與那般之間,不需要任何靈感裝飾,我們已經知道下一首就是〈深海的你〉了。但要怎麼訴說接下來的〈台十七〉這個COMBO呢?真的是,真的已經沒有辦法了。
2.
隔天下午,代表公司參加董事會父親公祭,場面盛大得很,比我活著的任何一刻還要風光。中間樂團合唱前,主持提到「接下來演奏的〈送別〉是董事長在世時最愛的一首歌」時,我突然有一種哀愁,而且是希望整個布幕下只有我可以獨自擁有的哀愁:連這樣的人物,也不能體面地在葬儀上揀一首自己「一生最愛的歌」嗎?
我沒有無聊到在說自己要在死後叫葬儀社幫我唱 Urfaust 〈Unter töchtern der wüste〉或是隨便一首Katatonia的事情。我只是在想,如果那把吉他刷下去,真的就是昨晚〈深海的你〉那般的前奏,不是應該很帥嗎?人生就是應該要這麼帥才對,平常帥不起來,至少死後該這樣帥上一回吧——無數問號之中,突然就明白了,或許平常就帥夠的人,就是要選一首〈送別〉把場面搞醜一點。今天過後,這世上有太多的事我不用再想了。
3.
怎麼知道拍謝少年的?google鍵入,我們苦難的馬——不對,剛剛那個是什麼,什麼蘋果班的?不會是在搞什麼文創吧?
其實在得知這是一首歌名,來自團名拍謝少年(Sorry Youth)之後,我也知道自己不用怎麼聽了,八成就是中了。哪裡又知道這首歌的好,是完全不用靠夏宇來拉分的(也只好在上個月寫了一篇大概只有扣分的文章),今天在經三位少年本人求證之下,也毫不意外得知歌名就是維尼先想到的。王文興少年/駱以軍少年/吳明益少年之中,誰最接近夏宇,答案好像也不用太意外。(推論方法到底是怎樣)(而且大家都是駱以軍少年啦)
4.
大家應該都聽說了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把許多直男給掰彎的故事,但在兩相比較過後,我真的也建議大家也可以來看看梁薑薑的現場,我直接彎到差點頂到隔壁。一個人夫到底怎麼可以在演出時保持這種少年仔的笑容?(Mystery of Youth?)
(#The first time that you BENT me)
5.
小子手上翻騰出的還不只是海,還有那超強力特製泡泡機捏造出的浪濤。一粒粒落在頭上的泡影可真是浪漫啊,只是不得已因為遮到了眼前,才被自己吹破了好幾顆──所謂「若有聽著風咧吼 阮就大聲來唱歌」就是這樣,現實吹也不是,不吹也不是;幻影不看袂清,看也袂清。
6.
返家,台中,又是同一條舊中港路上,一樣的烏暗,沒填平過的路坑,想起的也就是那幾則事。日復一日,又回到了每天上下班的路線,明天或許跌跌撞撞,或許一事無成,都要讓這條路給摧折一次吧。真的沒有更好的路能走了嗎?但人生總要走一條比較近的路吧──突然就這麼在午夜放聲唱著〈骨力走傱〉,再怎麼樣也要讓自己倖存下來。
(若有聽著風咧吼,阮就大聲來唱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