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
《記憶乍響 Louder than Bombs》── 在,與不在
※原文發表於ViewMovie※
看來很多人都想到了楊德昌的《一一》:什麼都說了,什麼也都沒說。而《記憶乍響》的編導組合Joachim Trier/Eskil Vogt其實向來仗的就是這個「什麼也都沒說」,這裡的「什麼也都沒說」,絕非亞洲電影擅長的,面對物哀的淡然凝視,而是冰凍三尺,被白雪給掩飾的風平浪靜。北國色調,莫過於此,即使這次將鏡頭搬到了美國,也保留了如此的敘事之道,也難怪,當他們首次將故事聚焦在「家庭」時,會讓人代入和楊德昌的對照,是太容易了(如果你回想起編導首作《愛重奏》中,男女主角的復燃與困境,也的確有些神似《一一》裡,NJ與舊愛的閃回)。
同樣的,《記憶乍響》的主題看似繁複,卻有著紮實而動人的核心。顛沛流離的關係流動中,有幾乎必然的父子隔閡、母愛缺席、掙扎的不忠(對大兒子而言也是一種理解母親的繼承)、成長的破滅記事(派對後的那一滴清淚真是打動了我)……Joachim Trier終於將前兩作《愛重奏》與《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》裡,角色們過於自我的無病呻吟給瓦解了。小兒子的自我告白,最後總算找到了出口,是一大突破。
而最重要的,一切衝突的燃點,是母親死亡的秘密。這個秘密的揭露,大概也是《記憶乍響》表現最弱的一個環節:兒子整個青春期的困窘,最後從報紙上看到消息到與父親的和解過程,似乎收得有點太輕、太幼化了。可以說,這個劇本雖是編導組合下筆最真摯的一次,但在細節的處理上仍然有其空洞之處。如果就這一點來看,前作《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》將創傷的燃點埋沒在鏡頭之外,似乎又令人印象更深刻一點。
回憶不只是劇本的密碼,更是Joachim Trier招牌的敘事技法,這一次我們雖沒有如《愛重奏》那般花俏的開頭,但大量的插敘剪接呼應了家庭成員各自對「回憶」的落差與空白,是導演至今最切題的一次表現。故事的創傷不再曖昧不決,卻又創造了一種更接近恍惚、飄渺的距離感,母親這個角色的不穩定性,使她的「離席」彷彿無所不在。她每一次的離開,都讓觀眾越接近真相,而這個「離席」除了有著職業上的需要,更是《記憶乍響》心臟一般的關鍵:
身為戰地攝影記者的母親,找來伊莎貝雨蓓飾演是有其重要性的,除了地表最強女演員(不過坦白說,小兒子的表現可能更搶眼一些)這頂大帽子以外,她突兀於片中的口音強化了整個「局外人」的自我認同處境,她是這個家庭的根,但她的根又似乎不在這裡(如果說這個設定是有一點政治性的,或許也不用太感意外),她一次又一次的離席,埋下一次又一次的衝突,壟罩整個家庭;父親的演員過往也讓他有過猶疑,然而選擇穩定下來的他,雖看似並未走遠,父親的身分卻因為母親的「假離席」而失能,在離散的過程中逐漸成了「真離席」。小兒子對著父親過去拙劣的「演技」解開笑顏,像是美好過往的情感召喚與和解,但也同時凸顯了對現在的父親所解不開的怨懟。這令人哀傷的一刻,正是此一矛盾的深刻隱喻。
如果不是也有著類似的家庭創傷,恐怕很難寫出這細膩的一幕吧,無論父方或母方的在與不在,異化的成長靈魂,多數都有著這樣矛盾的類似傷痕。是了,雖然《記憶乍響》的確是一個收得過輕的故事,但如此的缺憾,也是一種溫柔的補償、足以動人的瑕疵,對受過傷的家庭而言,真能如此輕輕收勢,已比整個世界都要響亮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我能夠問你對於最後一顆鏡頭的看法嗎?黑白,母親從戰地帶來垂老、骨瘦嶙峋的約拿兒子那邊,我想了想還是不太明白。
回覆刪除小兒子的夢境確實有意思,但一切難解,我猜這是編導的私人經驗(不可懷疑這兩個傢伙的自戀程度),因為實在太反邏輯了。當初觀影時我認為可能是一個隱喻:「母親從戰地帶回來的孩子」,指涉的同時是她拍攝的那些照片,是「社會對戰爭的認知」,而在這裏成了一種繼承--戰爭殘酷的實景(老人是初生之兒,又是將死之人)變成了約拿的兒子,意味著他內心深處希望母親知道,這個家是有能力同時理解及承接母親的「愛」與「職能」的。然而表象只能推敲出這樣的縫補,內裡的細節還是太意識化了,這樣的課題應該交給年輕的大一生去煩惱才對~(該不會是唸電影的吧)
刪除不是~~~XD
刪除http://www.slate.com/blogs/browbeat/2016/04/08/louder_than_bombs_interview_with_joachim_trier_on_the_movie_s_ending_and.html
刪除可以看一下最後的問答,不過其實也就是「什麼也都沒說」啦...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Jonah藉著婚外情理解母情這觀點在觀影時也有體會,每個角色的經驗是互通的,留下來的家人是母親血脈及其理想傳承的分支。
回覆刪除你對於夢境的理解也很棒,以Jonah的角度我倒沒特別去想。
歡迎參考下個人小小的見解
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subject/10484125/questions/734756/?from=subject_questions
其實還是以Conrad視角啦~但Jonah是解讀的關鍵,應該沒有異議。豆瓣的連結我這裡顯示你的回答被摺疊耶,是台灣的關係嗎?(真是敏感)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