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TV這個場所出現的所有形式的狂歡,還真像阿桑那首《葉子》寫得一樣,都是一群人的孤單。包廂內並不提供什麼太深刻的東西,更不容許你把太深刻的東西給帶進來。快歌慢歌、大笑大哭、獨唱合唱都好,你總會感受到某些必然性的孤獨,就好像,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《十年》,但是我們卻相安無事地一同吟唱,對我來說,這樣的狂歡實在是太孤單的一件事情。
即使不是自己點的歌,看到某些關鍵字還是會挺起腰桿(或是乖乖坐下--這取決於上一首歌是什麼),比方說黃偉文、林夕,這兩大詞家最能顫抖我敏感的神經,梁靜茹則是我的尿穴專家,看到她的名字我要不是總算找到機會到廁所解放一番,就是離席補充永遠少兩口的杯中物。當然,以上都是個人喜好問題,不過最近的KTV經驗讓我前者的名單多了一個人,Skot Suyama,我認真地覺得KTV很需要他。
Skot Suyama 並不能說獨特,只是身為聽披頭四長大的西雅圖之子,他的確提供了這個樂壇不一樣的養分,特別是那種Lifehouse 式的搖滾芭樂, Skot Suyama 剪裁起來都非常得心應手。比方說很容易就會被誤認為是翻唱曲的《Sorry that I loved you》:
有一定傳唱度的《對不起謝謝》by Eason:
華研不曉得在想什麼,想到在KTV唱不到這樣一首氣勢宛如上一張《自然醒》的《Runaway Mama》,就很難不發牢騷:
(8/29開始可以唱到了,感謝華研給我如此響亮的一記耳光)
說起來這也不是打歌方針的罪過,「大小說家」就是這麼樣一張難以打歌的作品,上一張專輯《紀念品》的缺席,才真是腦袋有洞。這首完全是 Skot Suyama 的顛峰作品,和林宥嘉在這張專輯中的唱法又是相得益彰:
個人非常喜歡的《紳士》。Skot Suyama說是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之一:
就連最近號稱踢掉陳勢安《天后》各大排行榜冠軍席位的陳芳語《愛你》(對,就是副歌愛你愛你愛你的那首),居然也是執自 Skot Suyama 之手,這件事恰好是這篇文章的契機,我覺得 Skot Suyama 應該很有機會讓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年,繼續跳躍著屬於他的口水搖滾。隨著華語歌壇近來的偽文青趨勢,搖滾樂中,浮在最淺的那一層,也早該被這個大環境接受了,Skot Suyama!我們將歡迎更多這樣的名字。
最後一定要提一下「感官世界」的神曲,林夕替這個時期的林宥嘉量身打造了不凡的二十三個字:「不一樣的血肉之軀,在痛苦快樂面前,我們都是平起平坐」。搭上 Skot Suyama 擅長的tone 調,彷彿這首歌是屬於整個年輕世代的搖滾真善美。雖然他本人對最後的混音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,然而我認為這個結果與林宥嘉還未臻完美的嗓音,接合地緊密十分:
在痛苦快樂面前,林夕啊,我並不相信你真的認為不一樣的血肉之軀可以平起平坐。但是別忘了我們的標題--KTV,我們都需要一個包廂,放任我們的寂寞,放膽讓我們狂歡,並且放縱我們平起平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